1000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5篇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最觸動的地方就是保爾的毅力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800字。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在上面歷練,但只有用你自身的力量去戰勝一切,才能夠走出挫折的黑暗,迎接光明,為人類,為社會做出貢獻?!弊x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才真正理解到挫折的重要,也深深地被主人公保爾的精神所感染。合上書本,我仿佛也回到了保爾所處的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體會到了他艱苦的成長歷程,一點點被保爾堅強的意志與頑強斗爭的優秀品質所感動。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20世紀初期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斗爭生活。保爾正是在這個革命的熔爐中,經歷了重重挫折與磨難,從一個工人子弟成長為了一個英雄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保爾所經歷的苦難讓我幾乎無法想象,他從小出生在社會底層的貧苦人家,飽受折磨與侮辱,逐漸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又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戰場上的激烈搏殺使他屢受重傷,工地上辛苦的工作也幾次將他累垮,還有感情上的一波三折,但保爾不但沒有被這些挫折擊敗,反而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每次傷病后,不管身體狀況多么糟,保爾總是堅持參加戰斗,無論多艱苦的環境都從沒有退縮過。即使在傷痛使他癱瘓在床,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保爾也沒有向命運曲屈服,而是毅然拿起筆,克服種種困難,用寫作的方式繼續參與戰斗。他也曾想到過放棄,想到要自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活著,選擇了繼續為革命奉獻,犧牲。
小說中最使我震撼的是保爾在工地修筑鐵路的情節。他們吃的是黑面包,睡的是水泥地,寒冬還穿著十分單薄的衣服,甚至連鞋底都掉了,保爾發著高燒,忍著寒冷,卻仍堅持工作,直到昏倒在了工地上。他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呀,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勇于獻身的精神與頑強奮斗的品質,樂觀豁達的性格,都令我萬分敬佩,也因此感到無比慚愧。我們現在生活在那么舒適的環境中,吃飽穿暖,基本上受不到一點委屈,比保爾要幸福百倍,而付出的,卻遠比保爾要少得多。我們不正應該學習保爾的這種優秀品質嗎?
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煉造成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保爾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成為了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戰士。光陰荏苒,雖然,保爾所處的那個烽火年代已久遠,但保爾精神仍被一代代地傳承;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斗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上,但我可以在保爾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培養自己堅強、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樹立起人生的目標,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面對挫折、困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保爾·柯察金:幼年喪父、家庭貧苦、被瞧不起。他的人生,仿佛開啟于熔爐。在他的生活中,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會。他憎恨欺壓窮人的老板,厭惡燈紅酒綠的有錢人,這造就了他的樸素、正義與熱情。敢愛敢恨,忠誠可靠,頑強上進都是他的代名詞。
都說逆境能激發人的斗志,作為第一代蘇維埃青年,保爾經歷過作工生涯、參軍生活,直至最后被病魔困在榻上,都在與生活做斗爭。即使一次次失敗,也一次次堅持下去。
他的鋼鐵精神是怎樣煉成的?在他作工過程中,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家鄉入侵時,勇敢挺身而出;在他的參軍過程中,他經??础杜r怠返茸髌烦鋵嵶约?;遇到與自己階級不合的愛情時,就勇敢分開;身體虛弱,便開始文學創作;即使一次手稿丟失,也要繼續創作出作品,一字一句口述……他的時代我們無法追蹤,他的經歷我們也不能感同身受,但無疑他的鋼鐵精神已經在細節中展露,我們可以隔著時光體驗、感受、學習。《鋼鐵》更像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總結、改編與重塑。作者猶如鋼鐵般在艱苦奮戰后完成巨作響應政治號召,經歷了天地世間的千錘萬煉,終于留名后世,以自己曲折的經歷換來了垂名千古的成就。
有逆境,就一定能煉成鋼鐵嗎?
固然,曲折的人生能提供更多的閱歷、更豐富的體驗,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相當于在熔爐中走了一回。真正決定能否煉成鋼鐵的因素,不在于熔爐給你的壓力有多大,而在于你自己用什么程度來煉自己。也許你不會留名千古,但至少要逼自己在熔爐中前進,在熔爐中尋找成鋼成鐵的方法,而不是化作鐵水?!吧w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边@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而司馬遷自己也不例外,《史記》也是他忍辱負重為后世留下的寶藏。
如今疫情當下,網課開展。能否不受誘惑、安心學習儼然成為開學后成績單的決定性因素。在你娛樂的時候,相當于走出熔爐:你自以為會一直歡愉下去,可人生的天平永遠都是平衡的。熔爐依然在你眼前,選擇修煉自己還是自暴自棄都會在生活中了然體現。逼自己一把,待到鋼鐵煉成,就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的自己。待到鋼鐵煉成,即是走進下一個熔爐,熔煉自我的那天。是的,人人盡可煉就自己的“鋼鐵”。這,就是名著賦予讀者的真正意義。
且人生為爐兮,勤勉為工;自律為灰兮,萬物或為鋼鐵。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餓其體膚,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最深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主要講一名叫保爾·柯察金的童年,過的是底層的苦難生活,年輕的保爾,在監獄中堅貞不屈,出獄后參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做任何事情、工作,都表現了他堅持真理,不怕艱險的高尚品質。后來,保爾不僅雙目失明,而且全身癱瘓。但他還是以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最終獲得了成功!
我最喜歡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了!他從小就飽受社會的折磨和侮辱,在朱赫來的影響下,保爾·柯察金走上了革命道路,其后他經歷了人生一系列的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病魔掠奪他的健康時,令保爾·柯察金臥床不起時他依然不認命,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外一種方式實踐自己的“生命誓言”。表現了他鋼鐵般的意志、為理想而獻身和頑強奮斗的高尚品質。保爾·柯察金在書中說過:“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當然書是一片無窮無盡的海洋,不僅有保爾這位英雄,還有朱赫來和麗達他們也令我十分喜歡!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時時需要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堅貞不屈、有著鋼鐵般意志的人。 那一年我才七歲。
有一天晚上,北風“呼――呼”的吹著。外邊電閃雷鳴,烏云密布,漆黑一片。當時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只有我一個人,我害怕極了!我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窗和門都關著,我一個人坐在寬敞的客廳的沙發上,用被子把全身都包裹起來。窗外的雷聲“轟??!轟?。 庇昶牌藕芸炀蛠砹?,她先是滴下了淚珠。接著就一個不小心,更傷心了!淚珠立馬變成了瀑布,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哪!坐在空無一人的客廳里,我怕極了。用手捂住耳朵,可是雷聲還是傳入耳里,閃電一來,就用手捂住眼睛??上н€是無濟于事。我心里想:再怕也阻止不了電閃雷鳴,索性不看它,就專心看電視。漸漸的,雨停了。雷聲沒了,閃電也沒了。
知道為什么我堅持下來了嗎?因為我堅信: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到彩虹!只有經歷過那些大災大難,才能夠破繭而出。每一次難忘的經歷,都是突破自我,做回全新的自己的一次考驗。人們都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生令我著實感動!我們應該學會堅強,學會保爾·柯察金那樣的堅強!因為只有學會了堅鋼鐵般的堅強,才會讓人生充滿亮光與希望,活的才會更加精彩!
是的,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只有真正懂得生命意義的人才能夠燃燒起來,才能夠讓自己擁有一個永恒的生命。
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便憑借他那永恒的“保爾精神”和永恒的 “生命意義”徹底地征服了我,成為了我人生的精神坐標。頑強、執著、刻苦、奉獻、勇敢、奮進使保爾成為幾代共產主義信仰者心目中光輝的楷模,他那充滿生命價值的名言便成了無數青少年視為人生路標的座右銘——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她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保爾這樣的人生,便稱得上是永恒的人生。
擁有永恒的人生的人,也必定擁有永恒的保爾精神。
世界高低杠冠軍馬燕紅,在體操運動中不斷拼搏,走過了一條艱難的歷程。為了增強腿部力量,她把床當墊子,天天睡覺前練習仰臥起坐。在訓練中她經常受傷,可舊傷未愈,她就偷偷加班練習,又磕出新的血口子,但她毫不退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人要取得成功,不經過平日艱苦的磨練是不行的。正如一句話說得好:“不經歷一番風霜苦,哪得寒梅吐清香。”這便是永恒的刻苦精神。
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由于受到了父親的影響,自幼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正當他步入音樂圣殿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28歲的貝多芬,由于感冒黃熱病得相繼發作,聽力開始逐漸衰退。這對于一個搞音樂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這災難面前,貝多芬沒有屈服,他勇敢地向命運挑戰,他忍受著在失聰過程中雙耳雷鳴般的轟響,堅持音樂創作,有時甚至同時寫三、四、件作品,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不能使我屈服……創作時,他用牙咬住一根木棒的頂端,把另一端抵在鋼琴的共鳴箱上借以聽音,就這樣,他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需要頑強的力量和跨越缺陷和阻礙的動力。
保爾的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過的,而逆境能激發強烈的生存欲,書立遠大的目標,通過將逆境轉化為順境的人,是真正的強者。如八次落榜的明朝人歸有光,仍含辛茹苦,發奮攻讀,終于寫下了《震川文集》四十卷;如三次落榜的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下決心從醫,一生精心研究,走遍了長江,黃河流域,經過27年的精心勞動,寫出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四次落榜的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深入民間進行采訪,寫出著名文學作品《聊齋志異》……
朋友,你愿意燃燒,還是甘愿腐朽?你愿意當一個保爾般的人,還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你愿意擁有短暫的人生,還是永恒的人生?時不待我,燃燒吧!永恒的生命!
相信大家,都曾被老師或家長要求,有空去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但更顯然我們的家長或老師也都期望我們能成為保爾·柯察金式的人,或能從他的身上獲取無限的能量,為今后的生活、以后的人生得以保駕護航。
讀過此書的人,或許讀完此書會激情高昂,不怕困難,堅持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奮斗。但我們在現實的社會中,難道僅只是需要精神食糧來不停的慰藉我們的思想嗎?換言之,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空喊一種口號,一貫的臆想一種行為,而不誠摯的付諸于實際的行動,那這種精神只是被膚淺化、表面化,所以,我們讀書不能只死讀書,而不去活學活用,只停留在表面。
在我們周圍,應該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的小學老師會讓學生背一定量詞語的釋義,但小學生是真的能否理解這個詞語嗎?我們買衣服總聽銷售員說這衣服是怎樣怎樣的好,但我們是的確能了解這衣服的質量“好”嗎?又或許“道貌岸然”道聽途說,我們也總能從其中悉數獲得一些所謂大家眼中的常識,一些所謂“好”的標準,但如果不加深入的分析、判斷、領悟,只停留在表面,很顯然,我們也只能從其間獲得些許皮毛,“以詐傳詐、以訛傳訛”,就像這本書,這本好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不把這種精神去真正的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那同樣對我們來說,讀后收益近歸于零。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滲透這本書的內涵呢?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具體的考慮思量這個問題,而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去盲從。如,生活中,我們是否花錢總大手大腳,有今日沒明日,從不考慮后果,或只簡單的靠自己的節省來過日子,而不拿出實際行動去捍衛自己思想的這種行為,那么在讀完本書后,是否應該想一下,自己的這種行為或此種狀況是怎樣造成的,又難道不應該試著去真正的學著戰勝自我呢?
一種健康的思想、一種正確的精神只有讓她真正的滲入到我們的骨髓里,才能主動地支配我們的行為,漸而改善我們的生活,并不斷的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異樣的神采。生活遇到拮據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它,使自己堅信生活的理念,從而去確實開展行動,規勸自己為生存而不懈努力;學習中遲滯不前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它,通過自己的領悟,使自己回歸初心,砥礪前行,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思想,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獲得人生的成功。
有人說,人生應是豐富多彩的,但“從一而終”的人生誰又能說是個錯誤?因而,與其把大把的光陰放在許多事情上,不如去真正的植入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滲入到我們的骨髓中,漸而全面去改善我們的生活,煥發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