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員工培訓已成為企業最急迫的任務,高素質的員工已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企業員工培訓策劃范文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企業員工培訓策劃范文1
一、概要
本計劃主要內容為公司人力資源部20__年培訓工作的具體內容、時間安排和費用預算等。編制本計劃的目的在于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訓工作的計劃性、有效性和針對性,使得培訓工作能夠有效地配合和推動公司戰略提升和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
二、依據
公司崗位說明書、員工培訓需求調查、中層管理人員座談、公司戰略提升與拓展需求、公司對培訓工作的要求。
三、培訓工作的原則、方針和要求
為確保培訓工作具有明確的行動方向,人力資源部特制定了培訓原則、方針和要求,用以指導全年培訓工作的開展。
1、培訓原則
實用性、有效性、針對性、持續性為公司培訓管理的根本原則。
2、培訓方針
以提升全員綜合能力為基礎,以提高中層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融合和員工實際崗位技能為重點,建立具有__特色的全員培訓機制,全面促進員工成長與發展和公司整體競爭力提升,確保培訓對公司業績達標、戰略提升及員工個人成長的推進力。
3、培訓的六個要求
1)鎖定戰略提升與未來發展需求;
2)鎖定企業文化建設;
3)鎖定中層管理人員以及后備隊伍能力發展;
4)鎖定學習型組織建設;
5)鎖定企業內部資源共享;
6)鎖定內部培訓指導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四、培訓工作目標
1)建立并不斷完善公司培訓體系與操作流程,確保培訓工作高效運作;
2)傳遞和發展__資訊企業文化,建立員工特別是新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3)使所有在崗員工20__年都能享有高質量、高價值的培訓;
4)重點為中層管理人員提供系統培訓,以保證各部門工作目標的有效完成;
5)進一步完善培訓課程體系,確保培訓內容和企業文化的一致性;
6)打造具備可復制性的系列品牌課程,并備檔;
7)建立內外部培訓師隊伍,確保培訓師資的勝任能力與實際培訓效果;
8)推行交叉培訓,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和員工業務能力提升;
9)加強企業文化氛圍對企業的滲透。
五、培訓體系建設
六、培訓計劃總體控制
根據20__年培訓需求分析,現對20__年總培訓計劃總體安排如下:1)每周計劃企業內訓1至2場,每季度末總結調整,一年固定企業內訓約80場(新人入職培訓除外);
2)每季度1場大型全員銷售培訓,形式由內外訓相結合;3)為中層管理人員提供企業外訓每月1人/次(根據實際情況);
4)季度及月度計劃:由人力資源部培訓專員在每季度末或月度末根據實際情況,對年度計劃分解及修改,并提供季度或月度計劃給人力資源部經理并抄送各相關部門負責人。
七、20__年具體課程計劃(一稿)
1、新員工入職培訓
人力資源部組織安排新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及公司管理制度培訓,并統一安排觀看《__資訊新員工培訓教程》視頻。課程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及公司管理制度、客戶管理及查詢系統使用、產品知識、電話實戰、樣本制作、事業部管理制度、優質客戶尋找及判斷、如何報價、同行特點分析、數據合理應用、大客戶開發、如何催款、行業開發等。
2、在職培訓課程大綱(包括內外訓方向,實際課程根據方向進行細分設計)
2)普通員工培訓方向
3、計劃外培訓
計劃外培訓是指不在20__年度培訓計劃內的培訓項目。具體培訓內容根據公司階段性實際需要及員工申請進行安排。計劃外培訓應遵循以下原則:
1)培訓項目內容應符合公司業務或員工能力的提升需要;
2)提前兩周提出申請;
3)培訓費用在預算之內;
4)同一主題內容一年內原則上只能申請一次
八、重點培訓項目
根據公司發展需要,20__年重點培訓對象確定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因此20__年培訓工作的主要側重點就是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提供合理、有效、針對性強的高質量的培訓課程。
主要項目包括:(外訓按照外訓管理制度實施,內訓從課程中篩選,并重點分層次打造系列培訓)
同時,根據公司業務開展需要及員工培訓需求調查的分析結果表明,普通員工在某些項目的培訓需求上非常的強烈,需要培訓專員系統的安排培訓:
主要項目包括:(以銷售技巧、談判技巧、心態激勵為主設計系列課程)
九、財務預算
十、培訓文化宣導
在充分總結公司20__年現有培訓情況基礎上,20__年,我們將明確建設學習型企業的培訓文化。圍繞公司確定的戰略發展目標以及對員工職業素質要求,建立以知識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及員工發展為導向的學習體系,努力營造“愛學習、愿共享”的學習氛圍,形成開放、共享、創新的企業培訓文化,逐步把“工作學習一體化”的理念貫穿于企業各項工作中,努力將__建設成學習制度健全、學習氛圍濃厚、各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具有共同的企業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的持續學習型企業。
采取多樣的培訓文化宣導方式,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企業文化及知識的宣傳與引導。
十一、計劃培訓課程附表
1)中高層計劃培訓課程
企業員工培訓策劃范文2
一、培訓的目的:
1.使員工在本公司工作時對公司有一個更加全面的全方位的了解,認識并認同公司的事業及企業文化,堅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語言和行為規范;
2.使員工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掌握工作要領、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盡快的融入崗位角色中,以便更好的為公司服務。
3.幫助員工更好的適應工作群體和規范;鼓勵員工形成積極的態度。
二、培訓對象:
公司所有在職員工。
三、培訓地點:天山科技工業園6號樓301室
四、培訓時間:
包括2—3天的集中在崗指導培訓,行政部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培訓日期。
五、培訓方式:
在崗培訓:由員工所在部門負責人對其已有的技能與工作崗位所要求的技能進行比較評估,找出差距,以確定該員工培訓方向,并指定專人實施培訓指導,行政部跟蹤監控。并且可采用日常工作指導及一對一輔導形式。
六、培訓教材:
《員工手冊》、《崗位指導手冊》等。
七、培訓內容:
1.企業概況的了解
2.組織結構圖;
3.組織所在行業概覽;
4.職位或工作說明書和具體工作規范;
5.了解公司的考勤制度,例,如何請假等;
6.明確公司薪酬制度,如發薪日,如何發放;
7.績效考核制度;
8.勞動合同、保密合同及社會保險等;
八、培訓考核:
培訓期間考核分書面考核和應用考核兩部分。書面考核考題由各位授課教師提供,人力資源部統一印制考卷;應用考核通過觀察測試等手段考查受訓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對培訓知識或技巧的應用及業績行為的改善,由其所在部門的領導、同事及人力資源部共同鑒定。
九、效果評估:
行政部與員工所在部門通過與學員、教師、部門培訓負責人直接交流,并制定一系列書面調查表進行培訓后的跟蹤了解,逐步減少培訓方向和內容的偏差,改進培訓方式,以使培訓更加富有成效并達到預期目標。
十、培訓工作流程:
1.根據部門經理審核批準的培訓需求,選擇《員工培訓計劃》公布的培訓項目。
2.部門經理審核,對培訓內容等方式進行統一審核。
3.根據《員工培訓計劃》中的內部培訓項目提前一個月做好課程資料、培訓師資、培訓場地等各項準備工作;編寫、發布培訓通知,提出培訓要求。
4.將培訓課程通知書以書面形式送交行政主管,以便其安排培訓和提供后勤服務工作。
5.行政部門對此次培訓計劃做出考核和評估(以試卷形式進行考試)。
企業員工培訓策劃范文3
一、培訓目的
加強職員的個性職業形象
二、培訓目標
1、讓職員在了解大眾化的職業著裝方式后,進一步學習突出個性化的著裝方式;
2、從化妝、色彩搭配、著裝款式、個人儀態方面入手,塑得體的職業形象;
3、通過學習,使自己舉手投足更具魅力,并結合優雅得體的舉止,在社交場合中樹立自己獨有的個性化形象。
三、培訓對象及類型
公司店鋪職員
四、培訓內容
第一部分職業形象
一、成功背后的深刻哲學
1、
2、
首輪效應——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決定第一印象的因素;
3、形象對成功的影響力
二、定位你的職業形象
1、
2、職業形象與職業定位;職業形象的構成要素。
三、職業著裝的原則
1、
2、
3、職業著裝的基本原則;職業著裝的個性原則;職業著裝的和諧原則;
著裝的TPO原則。
四、職業著裝基礎知識
1、
2、常見著裝誤區點評;著裝基礎知識
(1)服飾色彩
服飾色彩基礎知識;
服飾色彩搭配技巧;
(2)服裝款式
服裝款式基礎知識(女士、男士)
(3)服飾品的選擇;
五、塑造您的職業形象
各類職業形象著裝方式(日常上班、開會、談判、求職等著裝)
第二部分個性職業化形象
一、和諧得體的個性化職業著裝
1、
2、
3、職業形象與個性張揚;如何塑造和諧的個性形象;和諧得體的個性職業形象。
二、個人服飾色彩
1、
2、
3、個人服飾色彩認知及練習;服飾色彩搭配練習講評。
三、個人服裝款式風格
1、(開課前安排自我介紹過程結合填表診斷,不占用課堂時間)
2、
3、款式風格著裝基礎知識各種款式風格著裝方式(包括職業裝、休閑裝、服飾、服裝面料與圖案詳細講解)
4、臉型與發型。
四、揚長避短的體型調整著裝
五、場合著裝技巧
1、場合用色技巧;
2、各種場合著裝技巧。
六、規劃你的形象
1、
2、
規劃你的職業形象;規劃你的生活形象;
3、規劃你的社交形象。
七、男士基礎保養
八、自然化妝手法傳授(女士課程)
1、皮膚保養基礎;
2、化妝基礎知識;
3、認知化妝品和化妝工具;
4、自然化妝技法現場傳授;
5、學員練習
九、模擬場景練習
第三部分內在修養
內在修養的提煉:1、知書而達禮——內在素養的提高;2、良好的心態
第四部分禮儀
一、舉止禮儀
1、站姿;2、坐姿;3、行姿;4、蹲姿;
5、身體語言:有效的手勢語、善用眼神
二、商務活動中的基本禮儀
1、商務禮儀基本原則
2、日常見面禮儀:稱呼禮儀、問候
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
3、通訊禮儀:打電話的禮儀、接電話的禮儀、收發傳真的禮儀、電子郵件禮儀
4、社交禮儀:
吸煙禮儀、喝茶禮儀、搭車禮儀
5拜訪禮儀
6、言談禮儀:交談禮儀、傾聽禮儀
7、餐桌禮儀
8、簽約禮儀
五、培訓時間
培訓具體時間:__年_月_日——12月(每周一及周三晚上上課)課時:30課時
六、培訓地點
公司會議室
七、培訓的方式
講授、啟發式互動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練習。
八、培訓教師
__——GEC授權講師,__女士師從于"中國色彩第一人"于西蔓女士,研習色彩形象美儀設計,是于西蔓女士的得意門生。具有美儀課程培訓導師資格,對個人形象設計頗有造詣。她創始性的將專業的形象設計理論通俗化,并采用簡單易學的方式在課程中傳授給顧客,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和認可。悅揚女士潛心研究色彩形象與職業著裝的協調結合,并融合職業禮儀獨創全新概念的個性職業形象課程,在國內色彩形象設計界頗有建樹。并先后被香港《經濟一周》雜志、南方都市報、《品味女人》雜志、南方電視臺經濟頻道、廣東電視臺"相約珠江"欄目采訪報道。
九、培訓費預算
購買教學用軟硬件,聘請教師,安排午餐等約15萬元。
十、考評方式
舉辦一場展示晚會,以自己獨有的個性化形象,和同學們在T臺上比一比,讓專家與公司高層作評分。
企業員工培訓策劃范文4
一、分析培訓需求——方案設計的前提
培訓專家應該采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分析培訓的必要性,以及培訓的目標和內容。需求分析是確定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培訓需求可從三方面進行:1,組織分析。根據企業的遠景和使命,確定對員工的要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的設計理念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2,工作分析。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如果已經有成熟的崗位說明書,可以直接參照書中對員工的要求。3,差距分析。指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其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確定需要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員工的崗位勝任能力。
二、明確培訓目標,分層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
培訓總目標是整個培訓方案的設計依據,具有宏觀、不可操作性的特點。典型的表述如通過新員工入職培訓幫助新進員工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一般情況,從而適應企業的各種環境,勝任新工作,使新員工在入職前對公司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認識并認同企業的事業及企業文化,堅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理解并接受企業的共同語言和行為規范。培訓的具體目標是對總目標的分解和細化,具備可操作性。它一般包括了解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熟悉企業的各種通用的政策、規章制度;了解企業的業務狀況和產品基礎知識、知道崗位的基本要求;能熟練應用各種基本的工作技能等。
三、遵循培訓原則
培訓原則是對該方案在設計理念上的界定,常見的如以崗位時間鍛煉為主,脫崗培訓為輔,在實踐中快速成長;針對不同類別的新員工針對性培養;培養過程嚴格管理,嚴格考核。
四、明確培訓方案的適用對象
如本方案適用于某公司或某部門的新員工培養。
五、
設定合理的培訓時間
一般公司的職前培訓在7—30天不等,少數大型公司的部分職位如銷售則要2—3個月;到崗后的培訓周期較長,會持續6個月—1年左右。
六、選定合適的培訓責任部門
職前培訓由企業總部統一安排,責任部門為人力資源部或專門的培訓中心;在崗鍛煉期間,由員工所在業務部門負責;若跨部門鍛煉,則有多個業務部門共同負責。
七、設計培訓內容
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知識、技能和其他素質方面的培訓,他們需要與需求分析的結果相符合,并與工作的要求相關。知識方面應包括企業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的標志及由來、企業的發展歷史階段、產品和服務等,專業性較強的崗位還需要增加對應的專業知識,如某公司的技術新員工需要在短時間內學習完10本專業相關圖書并通過考試。技能方面應包括有效溝通、團隊合作、時間管理、會議管理等通用技能。其他素質方面,主要指的是在價值觀層面能認同企業的文化。此外,不同的培訓層次有不同的內容重點,如企業層次的培訓傾向于文化、政策等宏觀層面,部門層次的培訓傾向于部門結構職能、工作職責、關鍵績效指標等。
八、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
培訓方式通常包括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他們各具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采用。根據成人學習的規律,新員工入職培訓應該盡量多采用學員參與度高的方式以提升培訓效果。
九、準備好相關的培訓支持資源
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如何選擇培訓支持資源。一般應包括教室、會議室、工場、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像等,這些安排能讓員工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到企業的關懷,所以在設計時需要盡量考慮員工的感受。
十、評估培訓效果
企業在實施培訓后,應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
我們建議企業使用在國內外應用最廣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這個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1,反應層,在培訓結束時,通過滿意度
調查了解員工培訓后總體的反應和感受;2,學習層,通過考試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4,結果層,即產生的績效,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以及企業對客戶的服務等。
企業在對新員工培訓進行評估時要向第三、四層次的評估發展,因為只有最終的行為改變和績效提升才能直觀的說明培訓的價值之所在。企業應注意,培訓評估完成后,需要撰寫培訓評估報告,內容包括培訓項目概況、培訓結果、評估結果及改進建議,以便不斷地展現效果、總結經驗和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