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成功的演講,又首先取決于一篇成功的演講稿。那么如何寫好一篇演講稿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演講稿寫作指導方法,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演講稿寫作指導方法一
一、演講稿的寫作要求
演講稿寫作和一般的寫作有很多相同之處,如觀點明確、語言優美、結構緊湊之類,但是也有很多獨到之處,那么演講稿的寫作具體有哪些要求呢?
一、文章觀點鮮明。這個和別的文章寫作一樣,你要讓觀眾知道你想要表達的觀點是什么,你旨在宣傳什么?不能講到最后大家還云里霧里,不知三七二十一。要做到觀點明確,就要做到整篇文章的論據都能服務于文章表達的觀點。
二、文章內容豐富。整篇演講稿要達到內容豐富,要有。一篇好的演講稿在有力說服觀眾的同時,還要能給觀眾美得享受,一篇內容空洞的文章是很難取悅于觀眾,更不容易說服觀眾。
三、文章通俗易懂且風趣幽默。演講稿內容要做到能使大多數人接受,比較平民化(學術演講除外),一般在演講前要了解好聽眾的背景,如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演講內容要風趣幽默,或許你已經發現很多著名演講從頭到尾都伴隨著笑聲。
四、在表達好自己觀點的同時控制好時間。一般的演講都有時間要求,比如5分鐘或者8分鐘,這就要求在寫作演講稿的時候能夠掌握好時間。
五、演講語言要準確、精煉。演講語言不能拖泥帶水。要通過各種手法,通過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演講稿的寫作方法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等等。否則,不看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于衷,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辟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
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征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征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聽眾心里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小學語文演講稿寫作指導方法二
一、開頭
開頭要點:要抓住聽眾,引人入勝
演講稿的開頭,也叫開場白。它在演講稿的格式中處于顯要的地位,好的演講稿,一開頭就應該用最簡潔的語言、最經濟的時間,把聽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這樣,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二、主體
主體要點: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主體是演講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思路、節奏和銜接等幾個問題。
首先是思路,思路清晰的演講才能引導聽眾,最簡單的思路是用數字序號來表達內容的層次,如提出3個問題,第1、第2、第3,或有3種方法等等。
數字序號在結構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能表達清晰的思路。此外,演講稿中使用過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語詞來區別層次,也是使演講思路清晰的有效方法。
其次是節奏,是指演講內容在結構安排上表現出的張弛起伏。節奏變化會使聽眾不至于疲勞,如在演講稿范文中,適當地插入幽默、詩文、軼事等,使演講內容不單一,以便聽眾的注意力能夠長時間地保持高度集中。
語文演講稿寫作指導方法
當然節奏是為內容服務的,插入的內容應該與演講主題相呼應,另外,節奏變換過于頻繁,也會造成聽眾注意力渙散。
第三是銜接,是把演講中的各個內容層次聯結起來,使之具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由于前面提到的節奏的需要,容易使演講稿的結構顯得零散。銜接是對結構松緊、疏密的一種彌補,它使各個內容層次的變換更為巧妙和自然,使演講稿富于整體感,有助于演講主題的深入人心。演講稿結構銜接的方法主要是運用同兩段內容、兩個層次有聯系的過渡段或過渡句。
三、結尾
結尾要點:簡潔有力,余音繞梁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結束。言簡意賅、余音繞梁的結尾能夠震撼聽眾,促使聽眾不斷地思考和回味。
演講稿結尾沒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是對演講全文要點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也可以是號召性、激勵性的口號,也可以是名人名言以及幽默的話,結尾的重要原則是:一定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學語文演講稿寫作指導方法三
主題緊扣。
主題是演講內容的主體和核心。演講者在說明問題、發表主張或反映社會生活現象時,表達出的基本觀點都要圍繞主題。我們講,參加一次演講活動,最重要的是扣題。知道自己要說什么,要講那些與主題有關的話。每次參加演講比賽或是競聘、述職,組織者都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表明主辦者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由頭。
所以演講者在接到演講任務前,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活動意圖,摸準組織者確定的主題,精心研究主題所含有的內在意義,然后再動腦筋謀篇布局。即使是無主題演講,實際上演講者自己也要心中有數,一定要圍繞一個主題表達自己鮮明的觀點。跑題肯定不會獲獎,也沒有人會真心的給你贊賞。
創意獨到。
辨別一篇演講稿的好壞,有沒有標準呢?它的標準可以有許多條,但歸根結底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新。我做過報紙和雜志的編輯,指導過很多人演講,擔任過各種類型演講大賽的評委,閱讀過無數篇演講稿,也從這些演講稿中推出過一大批出色的演講辭。多年間,我用什么標準來判別優劣呢?一個標準,就是看觀點是否凸現一個“新”字,是否具有演講者原初的創意。
演講者對演講內容的創意是寫好一篇演講稿的關鍵。要有創新思維,力避同別人雷同。我在自己的演講實踐中,要求自己獨辟蹊徑,切忌似曾相識,給聽眾一種全新的感覺。
比如反映消防干警精神風貌的演講,如果演講者僅僅去講消防干警在一次次火災中如何去救人救命救火,在全國本系統的演講賽中是很難獲獎的,因為所有的參賽者都少不了這些內容,而且是所有的聽眾又都了解這個職業所具有的特點,無論演講怎么講都無法跳出舊框框。
你說你們的戰士怎么沖進火海的,人家會說我們比你們更勇敢,更慘烈,你的演講就會失去優勢。所以我指導選手寫出《我們賽過周杰倫》一稿,有了新意,演講就有了時代感,就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充溢時代氣息的演講稿,才能與時俱進,才真正具有魅力。
有創意,常用的方法是反常思維。反常需要把自己要表達的思想用超出正常人想象的辦法,使其產生一種新的效果。
“知榮辱,樹新風”主題演講,很多人都講我們怎樣規范自己行為,不亂扔不亂吐不違反行為規則。但《媽媽,請您不要為我擔憂》就走了一條新路,不去直接講“八榮八恥”,也不走別人的老路,而是道出了“留守兒童當自強的心聲”。不與別人雷同。
它幾乎講盡了留守孩子母子情感、內心矛盾,帶給人們的永遠是心靈的震撼和全新的感覺。這篇演講稿新奇、別致,觀點更加鮮明,內容非常深刻。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強烈的效果呢?它的魅力在于把生活不能自理看作恥辱,能夠自力自強才是真正的榮,從而產生一種別的演講者無法復制的新奇效果。
有創意,往往需要變換視角、變幻角度。一位小選手在參加全國“紅色之旅”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時,寫出了《面對黃金潮的沖擊》的稿子,就是一篇視角全新的演講稿。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是因為演講者選取的角度小,卻視角新。
首先,談理想,說出了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思路“我沒有理想”,因為我被“黃金潮淹沒了”,似乎與“紅色之旅”主題不一致,給人感覺跑題了,但演講者把自己去紀念館的真切感受娓娓道來,真切的表達了自己現實想法,然后回到主題要表達的思想上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構思,這就要求演講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感受,從感受中深入開掘,從而講出富有生活和哲思的新見解。
聯系實際。
演講與其他形式藝術活動最基本的不同點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無論什么主題的演講,都需要演講者能夠不失時機的聯系實際。這個實際就是自己,就是單位、現實、社會。不能聯系實際的演講是打動不了人的。
要聯系實際,演講者就需要親自動腦、動手,不然誰知道你要說什么,別人又怎么知道你個人的出身、經歷,社會背景,怎么知道你所遇到的酸甜苦辣?所以演講稿的撰寫最忌諱有別人代寫,甚至在網上下載一篇與主題差不多的演講稿。千孔一面怎么可能受到聽眾關注和歡迎?我們說要有創意就是要講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思想和觀點,演講需要真情,沒有聯系實際從哪來真情可言?只能是無病呻吟。
案例典型。
演講離不了案例,沒有案例就顯空洞,唯有案例說理才能深刻,論說才能有理有據有力。這些案例到底從何而來?從實踐,從生活,從社會,要求我們演講者平時就要做一個有心人,注意積累,堅持經常性的學習,還要學會整理分類,更主要的是要學會提煉,學會恰到好處的選擇和運用。
比如我在演講的時候,經常用“給媽媽洗腳”和“婚禮新娘新郎給爸媽敬獻禮物”這些典型案例,很多種類型的課我都能運用,用了就生動,就抓人,就打動人。案例不光是故事,或是事故,也還可以是數據、時間、人物。
比如,“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現在世界上GDP的排名”“泰坦尼克號沉沒是哪一年?”這些案例的運用大大增強了說服力,很容易引起聽眾共鳴,產生反響。
選擇案例一定要緊扣主題,如果案例與主題不相配合,再好的案例都不可用,一次成功的演講,總離不了案例,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注意時間的把握,每次演講都會有時間限制,要根據時間長短確定演講內容確定案例選擇多少。還要注意選取案例的詳略得當。
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平均用力,要長短結合,有特寫,也有速寫。特寫是在敘述案例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多用一些細節,多渲染一點氣氛,多用一點筆墨集中展示一個事件,有時可能還要有情節出現;速寫是很多案例不能一一呈現只能簡寫或寥寥數語帶過,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他做過的好事太多太多,舉不勝舉……”
純口語化。
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之處,一是用來看的,可以仔細察看,辨認、思索,回味;一是用來聽的,只能在聽清聽懂之后再理解,再感悟。通俗易懂,是演講語言的一大特點,即用聽眾熟悉,能馬上理解的語言,把要講述的內容,用淺顯明白的話語表達出來。
避免采用生澀、艱深、冷僻的詞語,也避免引用不好理解的古文和詩詞、外文,避免過多使用專業術語和學術名詞??傊Z言要明朗化、淺易化、大眾化。切忌一開場就來幾句優美的排比句或是抒情的散文式的語言。
能口語化的,盡量用口語。要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聽你演講的是立即就能明白你的意圖,從你的演講中,馬上就能夠有所收獲,能受你的語言感染,被你的情緒打動。就如你正饑餓時候,眼前給你一袋大米,就是再上乘的米現在吃不上,解決不了問題,要是給你拿來幾塊面包,哪怕是兩個土掉渣的燒餅,你可以立即吃下去,即刻產生熱量。
演講辭重在講,不需要語言有多美,一定要很實在。既然演講屬于論說文體,雖然也講事實,也有描述、抒情,但那些只是手段,議論才是總體特點和要求。它總要闡明自己的主張、見解與態度,或者申訴,或者解說,或者動員,或者鼓勵,或者闡明,總之,都是在說理。
演講又是用口語面對面的說理,不能像書面語那樣寫幾萬字乃至幾十萬字;也不能像書面語那樣采用論證嚴密,附加成分多的長單句,分句多的長復句。因為句子太長,嚴密倒是嚴密,但是,聽眾的聽力跟不上,不容易連起來理解、掌握句子的整個意思,難消化。正由于這兩點,帶來了口語的另一個特點:樸實無華,簡短有力。
相關文章:
1.小學語文課上的演講稿
2.小學語文演講稿
3.演講稿寫作指導
4.語文教師研討會演講稿:小學三年級作文入門與閱讀教學
5.演講稿寫作技巧
6.演講稿的寫作方法
7.小學語文教師作文課教育心得
8.演講稿怎么寫